耍龙灯是澄城县韦庄镇魏家斜村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。据《澄城县志》记载,该村的魏姓村民系唐初郑国公魏征的后代。相传魏征私访从铁镰山(韦庄镇)顺一龙状胡同斜踩而来,眼前水土肥沃却荒芜人烟,遂让自己家族三户人家迁来,耕食繁衍,此地即名魏家斜。魏姓家族为追述祖先的功绩,选在每年正月二十三耍龙灯,兼有祈雨之意。龙灯用竹片做骨架,木杖做龙拐,用棉絮牛油做蜡烛放在里面,外面裹上彩绘土布。表演中,蛟龙表现出平飞、仰追、俯冲、盘卧、翻滚各种形态,整个过程活灵活现,使用锣鼓伴奏,场面十分壮观。耍龙灯举行三天,最后一天午夜举行斩龙仪式,烧龙须、断龙头、脱龙衣,由敬龙娱龙转为恐吓龙王,以求得春耕之前的一场透雨,保当年庄稼丰收。在魏家斜素有“龙灯不出村”的说法,耍龙灯是一项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遗产,也是一个亟待保护的项目。耍龙灯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